文旦柚是中秋節必備的水果,素有『文旦之鄉』美譽的麻豆鎮,數百年來麻豆文旦一直都是文旦極品的代表。

由於麻豆地區的氣候及土壤適合文旦柚的生產,所結出的果實,皮薄肉白,清香甘美,也因此柚子以麻豆文旦最為著名,位於麻豆鎮安西里的『阿蘭文旦』所產文旦果肉柔軟多汁,味甘風味佳,在阿蘭經過多年來辛苦經營與不斷研究改良下,無論在產量及品質均有豐碩的成就。

柚子是秋冬水果中最碩大者,普通重約一公斤左右,採摘於仲秋至孟冬之際,皮厚而耐藏,一班可存放三、四個月而不失香味。故有『 天然水果罐頭 』之美譽。如將成熟的柚子陳置室內,則芳香四溢,令人精神為之清爽,常為中秋佳節必備之佳果,象徵團圓與美滿。

中國人喜愛柚子,不只是因為它的營養豐富,更因為柚子帶有濃濃的節慶意味。看到柚子,自然就想起月餅與中秋節。在皎潔的明月下,一家人聚在一起,吃著甜甜的月餅配上清爽的柚子,真是心滿意足。

麻豆文旦係於清朝康熙40年(1701年)由福建漳州引入栽植,至乾隆53 年(1788年)相傳由黃灌種植於今台南縣安定鄉,而於道光末年(1850 年) 再由郭藥分苗於麻豆鎮種植,其品質較原安定鄉者為佳,嗣經利用高壓大量繁殖栽培,並擴及全鎮而成為麻豆名產,當文旦揚名後始稱麻豆文旦。麻豆文旦具有自交不親和及單偽結果之特性,可結無子果實,但混植其他柚類或柑橘類則易結多量種子,果實於謝花後23~25週適時採收品質最佳。

至1995年全省種植面積及可收穫面積均達1986年的5倍,產量則增為8倍,而可收穫面積則以花蓮縣所佔比率最高達31.7%。麻豆文旦為中秋節應景果品,其消費期集中在中秋節前後,且以節前價格較高。

柚 (Citrus grandis﹝ L.﹞Osbeck) ,別名拋、欒;英名Shaddock、Pummelo等。原產馬來亞及東印度群島等地,早期並由此擴展至中國南方和印度,而成為亞洲東部熱帶及亞熱帶各地之特產;柚類主要產區在中國、泰國、越南、馬來西亞、印尼、台灣及日本等地,歐美則栽培較少。

台灣柚類栽培甚早,文獻記載頗多,依據 1694 年台灣府志記載:「柚(實大而皮厚,熟皮黃,其瓣有紅有白,味有甘有酸,人以供佛)」,可知台灣早期已種植有紅肉及白肉之柚。依據 1954 年台灣省通志稿記載:「本省麻豆鎮之文旦從康熙 40 年 (1701) 我國大陸輸來,西螺之柚(朱欒)係道光年間(1821 ~ 1850) 從大陸輸來。」,可知其後陸續由中國華南、東南亞及其他地區引入柚類品種,同時又有台灣自生品種。 依據 1924 年台灣農家便覽記載,台灣柚類品種當時有「文旦、斗柚、 時柚、早柚、晚柚、石頭柚、蜜柚及白肉柚」等品種。 1931 年日人櫻 井芳次郎記載:「西螺街浦心的程珍重氏邸前的蜜柚道光年間(約100年前)栽植,西螺名產蜜柚母樹過去貢獻很大,為將天然紀念物保護,可惜已瀕臨死亡。」

至 1932 年台灣農家便覽記載,台灣柚類栽培品種除原有品種外,又增載有「麻豆白柚、晚白柚」等品種。至 1944年台灣農家便覽記載,除 1932年原有品種外,再增加『盤谷文旦 (Kao Pan)、七星文旦 (Kao Phuang) 、紅文旦(最初本品種稱為「麻豆紅柚」)、谷川文旦』等品 種。 1938 年日人櫻井芳次郎之記載,臺灣柚類栽培品種有:「石頭柚 、烏葉柚、白肉柚、早柚、蜜柚、麻豆紅柚、盤谷文旦、麻豆白柚、晚白柚、赤文旦、麻豆文旦、等品種」。

近年來又從東南亞等地引進,亦有由美國引進之 Chandler、Webber shaddock 與 Oroblanco(白金柚)等品種,及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之雜交柚(53C-2-12,53C-2-22,53C-2-37,53C-2-78) 等。由上可知台灣柚類栽培品種頗多,但其中以麻豆文旦栽培最多達6,643 公頃,其次為麻豆白柚有789 公頃,斗柚有74 公頃,而其他品種則栽培較少,且有些品種則已罕有栽培,今將收集的品種予以介紹如下:

01. 麻豆文旦

麻豆文旦,果形呈圓錐形或洋梨形,果橫徑為10.0~12.8cm,果高為11.0~13.8cm,果重400~900g左右,果皮淡黃綠色,絨層白色或淡粉紅色;果肉柔軟多汁,淡黃白色或淡粉紅色;花期 3~4月,成熟期9月上旬,種子無或少。平均糖度(可溶解固形物)11度( °Brix) ,酸度0.45%,且果形以底寬大而上尖者品質最佳。

02. 麻豆白柚

麻豆白柚,果形呈扁球形或短球形,果頂平,果基圓,果橫徑為14.0~19.6cm,果高為12.7~16.3cm,果重1,000~2,400g,皮淡黃色,貯藏後呈濃黃色皮稍平滑。果肉白色,柔軟多汁。果汁糖度 9~13度,酸度0.5~0.7%,風味佳,種子數為13~147粒或有時 無子。花期3~4月,成熟期10月下旬至11月。

03. 麻豆紅柚

麻豆紅柚,果實呈洋梨形,果頂部稍突出。果肩大,果梗部果皮隆起,果橫徑為11.8~15.1cm ,果高為12.6~20.0cm,果重800~1,320g左右,油胞顯著隆起,有粗糙感。花期3~4月,果實成 熟期10~11月,成熟果皮呈黃綠至淡黃色,貯藏後呈濃黃色。絨層為粉紅色,果肉鮮紅色柔軟多汁,砂囊紅色稍短大先端淡色。果汁糖度8~11度,酸度0.39~0.61%,酸味稍高,甘味強,貯藏後品質更佳。 結果性良好豐產,種子數可達 135 粒,亦有結無子果實。

04. 紅文旦

紅文旦,果實呈短洋梨形,果頂稍寬平,果梗部狹小,果橫徑10.0~15.7cm,果高10.6~16.4cm,果重400~1,360g 左右,果皮較薄約 0.8~1.8cm。花期 3月,幼果1~ 3cm時,其向陽面常呈暗紫色,其後隨果實生長而消失呈綠色。成熟期 10月,成熟時果皮光滑呈黃綠色,或淡黃色。果皮油胞細且密生。果肉鮮紅色柔軟多汁,砂囊全部紅色,果汁糖度8~10度,酸度0.38~0.55%,風味佳,種子數可達 90 粒,亦可結無子果實。

05. 斗柚

斗柚,又名烏葉柚,果實呈卵球形或為長球形,果橫徑為16.8~18.6cm,果高為17.0~18.6cm,果重 1,720~2,200g 左右。花期3~4月,成熟期11~12月。果皮稍粗,黃色,絨層為粉紅色,果肉濃紅色,果汁稍少,果汁糖度9~10度,酸度0.3~0.5%,種子數77~125粒左右,甘味強。適期採收貯藏後,風味尤佳。

06. 西施柚

西施柚,果實呈扁球形,果橫徑為14.6~17.5cm,果高為 12.2~15.9cm,果重800~1,200g左右。開花期2~3月,成熟期10 ~11月。果面光滑,淡黃綠色,絨層為粉紅色,果肉淡粉紅色或粉紅色,瓢囊14~19,沙囊表面光亮,種子數為90~150粒左右,果汁糖度10~15度,酸度0.4~0.6%,甘味強。

07. 泰國蜜柚

泰國蜜柚,果實呈短球形或球形,果橫徑為15.2~17.5cm ,果高為14.3~15.4cm ,果重1,330~1,940g左右。開花期2~3月,成熟期10~11月。果面光滑,淡黃綠色,絨層為白色,果肉白色, 瓢囊14~18,沙囊表面光亮,種子數達60~110粒左右,果汁糖度9~12度,酸度0.4~0.5%,甘味強。

08. 蜜柚

蜜柚,果實呈短球形或卵球形,果橫徑為11.8~13.8cm,果高為11.8~13.6cm,果重490~1,040g左右。開花期3~4月,熟期9月,果面光滑,淡黃綠色至黃色,絨層為粉紅色近果皮較淡色,果肉紅色,果肉中心紅色較淡,種子數達40~170粒左右,果汁糖度9~11度,酸度0.4~0.5%,風味佳。

09. 晚白柚

晚白柚,果實較麻豆白柚為大,甚晚生。果形呈球形或短球形,果頂豐圓,果橫徑17.5~20.5cm ,果高15.5~ 8.5cm,果重1,560~2,480g左右。開花期3~4月,成熟期12~1月。果皮平滑淡黃綠色,皮厚2~3cm 。絨層白色。果肉白色稍具青色。果肉柔軟多汁有香氣,甘酸適和風味稍強。種子數達83~100粒左右,果汁糖度9~11度,酸度0.5~0.6%。

10. 汶萊紅柚

樹性強健,豐產,果實大。果形呈倒卵形,果頂平,果橫徑15.5~20.0cm,果高16.0~19.8cm ,果重1,500~2,400g左右。開花期3~4月,成熟期10~11月。果皮黃綠色,皮厚1.3~2.0cm, 絨層粉紅色,果肉紅色柔軟多汁。種子數達80~110粒左右,果汁糖度9~10度,酸度0.4~0.5%。